目的和意义
我国电网已进入全面建设” 坚强能电网的阶段.智能变 电站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最关键环节.已形成相对成熟。 稳定的技术体系。截止到2014年底.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新建或改造1500多座,2015年3月19日,国家电网报头版发布了最为”公司发布2015年智能电网项目建设意见“的文章,公司将稳步推进智能电网推广项目建设,组织开展智能变电站建设.新建智能变电站1400座(原“十二五”规划的建设目标:智能变电站建设6100座)。未来我国的新建变电站将全部采用智能变电站模式,B投运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也将逐步改造为智能变电站。由此可见,智能电网和智能变电站相关技术额域是高等院校电气工程专业学科建设的重点工作内容,
我国高校电气工程专业本科、研究生胶学体系中智能电网和智能变电站的课程支排还未调整,知识体系者化现象严重,已不能满足电力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科研能力更是严重不足。为此,各相关高等院校应及时调整电气工程救学与科研结构.使之与产业发展相匹配,并引导产业技术的发展方向,促进产业技术的进步,更好地服务社会。
我国智能电网和智能变电站技术目前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理论和技术更新快,在全世界起到了引领作用。相关技术不仅在国内开始广泛使用.还逐步扩展到世界其他电网应用,这就要求我国的电气工程救学与科研必须紧密跟综电力行业发展趋势,遇过不断建立科研平台、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以适应科学技术进步的步伐。由于智能电网和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复杂性.学科建设应更加重视科研平台的建设.以此来带动救学的发展。目前,国内各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已经在传统课程的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具有成熟的配套设备,但大都不具备智能变电站相关的科研平台。
《智能变电站系统级测试与二次系统设备试验平台》立足于构建高等院校电力相关专业智能变电站技术的科研与教学平台针对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在二次系统部分的差异,实现了对智能变电站与智能电网的模拟,可作为研究平台,能够完成智能变电站系统级测试与=次系统设备试验工作。基于该平台,可完成智能变电站规划设计、运行模拟、试验检测、维电保护研究、事故再现与分析,标准规范制定,集成测试、人才培养等科研与教学工作:同时,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一个节点,对于智能电网的信息采集。控制保护的研究均有支撑作用。